越南的电信诈骗产业并非一夜崛起,而是经历了从街头骗局到跨国犯罪的“产业升级”。
上世纪90年代,越南经济开放初期,诈骗还停留在粗糙的街头套路,比如拿假金条、伪彩票骗取路人积蓄,或伪装官员收“手续费”。但这些老把戏很快被更隐蔽、更高效的电信技术取代。
2010年后,随着智能手机和社交媒体普及,诈骗团伙开始借助社交平台编织陷阱。2023年,河静省23岁的阮进成和两名同伙在Facebook上建了一个“低价摩托车销售群”,声称“走私进口,价格仅为市场一半”,还伪造报关单和货运单,最终骗取超1000人、金额高达近100亿越南盾(约285万元人民币)。这些受害者多为渴望便宜商品的年轻人,很多人被骗后甚至不敢告诉家人。
这类案件暴露出越南诈骗“工业化”的趋势:分工明确、技术熟练,还定期更换藏身地以规避追捕。
而当国内打击加剧后,这些诈骗团伙便将战线外延到邻国。缅甸老街的赌场园区、柬埔寨木牌的经济特区,逐渐成为越南诈骗团伙的新据点。2023年11月,缅甸老街爆发战事,上百名越南籍电诈员工举着“我们是越南人,没吃没住”的牌子上街求救。他们大多是被骗来从事“高薪工作”的,老板跑路后被困战火中,连回家的方向都找不到。
2024年8月,5名越南青年被同胞骗到柬埔寨后遭到囚禁殴打,勒索赎金。一人因家属未及时汇款而被活活打死,其他四人趁看守不备跳窗逃生,游过边境河流才逃出生天。不少越南人既是诈骗的受害者,也被胁迫成为加害者。
2025年2月,柬埔寨警方突袭木牌一诈骗公司,救出177名越南籍员工。其中,36岁的索庄原本被骗来“卖水果”,因拒绝参与电诈而被多次转卖,最终沦为赌博平台引流员,靠“程序漏洞”话术骗赌客下注,一周就敛财20亿越南盾(约8万美元)。
越南网红陈邓海英的悲剧也揭示了人口贩卖与电诈的勾连。2024年8月,一段她被殴打、拍裸照的视频疯传网络,欠条上写着她“欠款30万”,疑似被控制。虽然细节仍待确认,但这起事件揭开了跨国犯罪集团暴力操作的冰山一角。
随着问题愈发严重,越南政府已开始与中国、柬埔寨、缅甸等国加强合作打击电诈。2024年12月,越南警方联合跨境突袭柬埔寨木牌的金星2园区,逮捕12名电诈分子,该团伙以“海关拍卖汽车”为名诈骗越南公民,涉案金额超过千亿越南盾(约400万美元)。
中国驻越南使馆也多次发出警示,提醒公众防范跨境电诈。一名从园区被遣返的越南电诈员工回忆道:“在园区里,命不是自己的。逃跑会被铐在铁杆上电击,关进狗笼半个月……只有服从,才能活。”
陕西一青年高某偷渡到缅甸园区,也遭受狗笼囚禁、电击酷刑,170人逃亡仅28人生还;而越南女孩索庄,每个深夜都在键盘上敲出谎言,只为了换来苟活的一顿饭。
本站永久:更新免费彩金,博彩策略,曝光各大黑台,实时报道海外动态事件
本网站的文章部分内容可能来源于网络,仅供大家学习与参考,如有侵权,请联系站长进行删除处理。
本站一切资源不代表本站立场,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。
温馨提示:本站立足于菲律宾遵守法律服务于海外华人,谢绝中国大陆地区含港.澳.台访问!如您未满十八岁或当地法律不允许之年龄、亦或者您对本站内容反感,请自觉离开本站!
暂无评论内容